Nasdaq:US$15.16 (+0.08) | HKEX:HK$23.20 (-0.30) | AIM:£2.24 (-0.01)
搜索结果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公告及新闻稿, 肿瘤学 / 免疫学 | 2024-08-21

和黄医药将举办专家会议讨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国香港、上海和美国新西州:2024821日,星期三: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和黄医药”或“HUTCHMED”)(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今日宣布将举办医师专家会议,邀请一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领域的教授及意见领袖讨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前景。会议将于2024年8月28日(星期三)中国香港时间晚上7时,通过网络直播举行。

 

本次活动以中文(普通话)进行,并可通过www.hutch-med.com/event注册收听。有兴趣收听网络线上直播的投资者请在会议开始前访问网站,以便下载所需的软件。会议的文字纪要(包括英文翻译)将于活动后的90天内提供。本次会议仅面向投资者。

 

ESLIM-01研究是一项和黄医药的创新候选药物索乐匹尼布(sovleplenib)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国III期临床试验。该研究已达到所有终点,其结果已于《柳叶刀·血液病学 (The Lancet Haematology)》发表,并于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和黄医药已于2024年1月于中国提交索乐匹尼布的新药上市申请。

 

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表现为血小板受免疫性破坏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有着更高的过度出血和瘀伤风险。[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还与疲乏(成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报告率多达39%)和生活质量受损有关。[2] [3] [4] [5] [6]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估计为每年每10万成人中有3.3名,患病率为每10万成人中有9.5名。[7] 根据上述患病率数据,中国估计约有 11万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此外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日本约有5.6万名患者。在除中国以外的主要医药市场中,据估计有多达 14.5万名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

 

关于索乐匹尼布

索乐匹尼布是一种探索性的新型、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Syk抑制剂。Syk作为B细胞受体和Fc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关键蛋白,是多种亚型的B细胞淋巴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成熟治疗靶点。索乐匹尼布目前正在临床研究中,其安全性和疗效尚未得到任何监管机构的评估。和黄医药目前拥有索乐匹尼布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权利。

 

除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CT05029635)外,索乐匹尼布用于治疗温抗体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NCT05535933)和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CT03779113)的研究亦在进行中。

 

 

关于和黄医药

和黄医药(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集团旗下公司共有约5,000名员工,其中核心的肿瘤/免疫业务拥有约1,800人的团队。自成立以来,和黄医药致力于将自主发现的抗肿瘤候选药物带向全球患者,首三个药物现已在中国上市,其中首个药物亦于美国和欧洲上市。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www.hutch‑med.com或关注我们的领英专页。

 

前瞻性

本新稿包含1995年《美国私人诉讼改革法案》安全港条款中定的前瞻性述。些前瞻性述反映了和黄医目前未来事件的期,包括匹尼布用于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潜力的期,以及索匹尼布针对此适症及其他适症的一步床研究划。前瞻性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此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下列假研究时间布的期、支持索匹尼布在中国或其他地区批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新上市申的数据充足性、管部门快速批或批的潜力,索匹尼布的安全性、和黄医药为匹尼布一步床开发计划及商化提供金并实现及完成的能力,以及此类事件生的时间等。当前和潜在投度依赖这些前瞻性述,在截至本新稿布当日有效。有关风险和其他风险一步讨论请查阅和黄医向美国券交易委会、香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AIM提交的文件。无是否出息、未来事件或情况或其他因素,和黄医均不承担更新或修本新稿所含息的义务

信息

本新稿所提到的品可能并未在所有国家上市,或可能以不同的商标进售,或用于不同的病症,或采用不同的量,或有不同的效力。本文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不被看作是任何的申、推广或广告,包括那些正在研物。

 

联络方法

投资者咨询
+852 2121 8200 /  ir@hutch-med.com
媒体咨询
 
Ben Atwell / Alex Shaw,
FTI Consulting
+44 20 3727 1030 / +44 7771 913 902 (手机) / +44 7779 545 055 (手机)
HUTCHMED@fticonsulting.com

周怡,

博然思维集团

+852 9783 6894(手机)

HUTCHMED@brunswickgroup.com

龙肇怡 / 何芷晴,

纵横公关集团

+852 9282 4640 / +852 6198 4265 (手机)

SPRG_HUTCHMED@sprg.com.hk

任命保荐人
Atholl Tweedie / Freddy Crossley/ Rupert Dearden,
Panmure Liberum
+44 (20) 7886 2500

 

[1] Zufferey A, Kapur R, Semple JW.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Mechanism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J. Clin. Med. 2017, 6(2), 16.

[2] McMillan R, Bussel JB, et al. Self-reporte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m J Hematol. 2008 Feb;83(2):150-4.

[3] Snyder CF, Mathias SD, Cella D,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web‑based survey. Curr Med Res Opin. 2008 Oct;24(10):2767-76.

[4] Doobaree IU, Nandigam R, Bennett D, et al. Thromboembolism in adul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Haematol. 2016 Oct;97(4):321-30.

[5] Sarpatwari A, Bennett D, Logie JW, et al. Thromboembolic events among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the United Kingdom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 Haematologica. 2010 Jul;95(7):1167-75.

[6] Sarpatwari A, Watson S, Erqou S, et al. Health-related lifestyle in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Br J Haematol. 2010 Oct;151(2):189-91.

[7] Lambert MP, Gernsheimer TB. Clinical updates in adult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2017 May 25;129(21):2829-2835.

[8] Clarivate Landscape & Forecast for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