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Shanghai, & Florham Park, NJ — Friday, May 31, 2024: HUTCHMED (China) Limited (“HUTCHMED”) (Nasdaq/AIM: HCM; HKEX: 13) hereby notifies the market that as at May 31, 2024, the issued share capital of HUTCHMED consisted of 871,264,820 ordinary shares of US$0.10 each, with each share carrying one right to vote and with no shares held in treasury.
The above figure of 871,264,820 may be used by shareholders as the denominator for the calculations by which they could determine if they are required to notify their interest in, or a change to their interest in, HUTCHMED under 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s Disclosure Guidance and Transparency Rules.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the 871,264,820 ordinary shares would be equivalent to 871,264,820 depositary interests (each equating to one ordinary share) which are traded on AIM or, if the depositary interests were converted in their entirety, equivalent to 174,252,964 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 (each equating to five ordinary shares) which are traded on Nasdaq.
About HUTCHMED
HUTCHMED (Nasdaq/AIM: HCM; HKEX: 13) is an innovative, commercial-stage,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Іt is committed to the discovery and global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targeted therapies and immuno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immunological diseases. Іt has approximately 5,000 personnel across all its companies, at the center of which is a team of about 1,800 in oncology/immunology. Since inception, HUTCHMED has focused on bringing cancer drug candidates from in-house discovery to patients around the world, with its first three medicines marketed in China, the first of which is also marketed in the U.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hutch‑med.com or follow us on LinkedIn.
Contacts
Investor Enquiries | +852 2121 8200 / +1 973 306 4490 / ir@hutch-med.com |
Media Enquiries | |
Ben Atwell / Alex Shaw, FTI Consulting | +44 20 3727 1030 / +44 7771 913 902 (Mobile) / +44 7779 545 055 (Mobile) / HUTCHMED@fticonsulting.com |
Zhou Yi, Brunswick | +852 9783 6894 (Mobile) / HUTCHMED@brunswickgroup.com |
Nominated Advisor | |
Atholl Tweedie / Freddy Crossley / Daphne Zhang, Panmure Gordon | +44 (20) 7886 2500 |
中國香港、上海和美國新澤西州: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和黃醫藥」或「HUTCHMED」)(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今日宣佈將於2024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國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2024年年會上公佈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化合物的數項研究的最新及更新後的數據。
呋喹替尼(fruquintinib)聯合信迪利單抗(sintilimab)在98名二線或以上pMMR(錯配修復完整)狀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中開展的II期註冊研究結果將於大會公佈,該研究支持了在中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研究的主要終點是根據RECIST v.1.1標準經獨立審查委員會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 無論既往是否接受過貝伐珠單抗治療,該聯合療法在經中心實驗室分析確認的pMMR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中均展現出有意義的療效改善及可控的安全性特徵。中位隨訪時間為15.7個月。87名療效可評估患者的ORR為35.6%,其中包括2例完全緩解。疾病控制率(「DCR」)為88.5%;緩解持續時間(DoR)則尚未到達,在九個月的治療後,80.7%的患者仍處於緩解狀態。在98名患者中,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9.5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21.3個月。更多詳情請參閱下方的摘要鏈接。
繼呋喹替尼二線治療胃癌的 FRUTIGA III 期研究的初步數據於 2024 年 2 月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全體大會系列會議(ASCO Plenary Series session)公佈後,該研究關鍵亞組的進一步更新的療效數據以及生活質量數據將在今年的 ASCO 年會上公佈。 此外, FRESCO和FRESCO-2 結直腸癌 III 期研究、索凡替尼聯合療法治療小細胞肺癌的進一步數據,以及ERK1/2 抑制劑HMPL-295 的初步臨床數據亦將於大會公佈。
報告詳情包括已公佈的摘要鏈接如下:
摘要標題 | 報告人/ 主要作者 | 報告詳情 | |
公司申辦的臨床試驗 |
|||
呋喹替尼聯合信迪利單抗治療伴有 pMMR 狀態的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 多中心、單臂 II 期研究結果 Fruquintinib Plus Sintilimab In Treated Advanced Endometrial Cancer (EMC) Patients (Pts) with pMMR Status: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2 Study |
吳小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上海 | #5619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 Gynecologic Cancer |
|
呋喹替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難治性患者根據既往治療順序分組: FRESCO 和 FRESCO-2研究的結果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ruquintini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ccording to prior treatment sequence in the refractory setting: Results from FRESCO and FRESCO-2 |
Tanios S. Bekaii-Saab, Mayo Clinic, U.S. | #3579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Colorectal and Anal |
|
呋喹替尼用於治療難治性轉移性結直腸癌 Fruquintinib in 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
Cathy Eng, Vanderbilt-Ingram Cancer Center, Nashville, U.S. | 鏈接 教育專場 | Education Session: New Drugs in Oncology: Incorporation Into Practice |
|
摘要 438730的進一步更新: 呋喹替尼聯合紫杉醇對比紫杉醇用於二線治療晚期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 (FRUTIGA研究): 一項隨機、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研究 Updates on Abstract 438730: Fruquintinib Plus Paclitaxel Versus Paclitaxel as Second-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FRUTIGA):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
王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國廣州 | 鏈接 教育專場 | Education Session: ASCO Plenary Series: Rapid Abstract Updates |
|
索凡替尼聯合 PD-1/L1 抑制劑作為鉑類化療聯合PD-1/L1 抑制劑一線治療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維持治療 Surufatinib plus PD-1/L1 inhibitors as maintenance therapy following first line (1L)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PD-1/L1 inhibitors in patients (p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SCLC) |
胡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北京 | #e15109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 —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umor Biology |
|
ERK1/2 抑制劑HMPL-295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 單藥療法的劑量遞增結果 First-in-human study of HMPL-295, an ERK1/2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dose-escalation results of monotherapy |
虞先濬,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上海 | #e15112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 —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umor Biology |
|
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 |
|||
立體定向消融放射治療聯合呋喹替尼和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單臂前瞻性 II 期臨床試驗 (RIFLE研究) 的最新發現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fruquintinib and tislelizumab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updated findings from a single-arm, prospective phase II trial (RIFLE) |
陳雅婕、章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上海 | #e15570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olorectal and Anal |
|
呋喹替尼對比呋喹替尼聯合 PD-1 抑制劑用於治療微衛星穩定型 (MSS) 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傾向性評分匹配比較: 真實世界數據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comparison of fruquintinib (FRU) versus FRU combined with PD-1 inhibitors for microsatellite stability (MSS)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al-world data |
何麗娜、涂水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中國上海 | #e15564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olorectal and Anal |
|
肝動脈灌注化療 (HAIC) 聯合呋喹替尼用於三線治療不可切除或難治性結直腸癌肝轉移的 Ib/II 期研究 Phase Ib/II trial of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HAIC) in combination with fruquintinib as third-lin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unresectable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
朱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國北京 | #3561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olorectal and Anal |
|
呋喹替尼聯合曲氟尿苷/替匹嘧啶 (TAS-102) 用於三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一項單臂、多中心II期研究的結果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ruquintinib plus trifluridine/tipiracil (TAS-102) as third-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Results from a single arm, phase 2, multicenter study |
彭建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廣州 | #3536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Colorectal and Anal |
|
評估呋喹替尼聯合替雷利珠單抗及肝動脈灌注化療 (HAIC) 用於治療晚期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II 期研究: 更新後的生存分析 A phase II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ruquintinib combined with tislelizumab and Hepatic arteryinfusion chemotherapy (HAIC)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An updated analysis of survival |
王魯、張倜,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上海 | #3543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Colorectal and Anal |
|
呋喹替尼聯合信迪利單抗和 SOX用於作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轉化治療: 一項單臂、開放標籤的II期臨床試驗 Fruquintinib combined with sintilimab and SOX as conversion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GC/GEJC):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clinical trial |
羅素霞、馬飛,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鄭州 | #e16021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Gastroesophageal, Pancreatic, and Hepatobiliary |
|
短程放療 (SCRT) 序貫呋喹替尼聯合阿德貝利單抗和 CAPOX 作為局部晚期直腸癌的全程新輔助治療: 一項多中心、單臂、開放標籤的 II 期研究 Short-course radiotherapy (SCRT) followed by fruquintinib plus adebrelimab and CAPOX in the 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 of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II study |
張濤、林振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中國武漢 | TPS3643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Colorectal and Anal |
|
呋喹替尼聯合卡培他濱對比卡培他濱作為轉移性結直腸癌一線維持治療: 隨機對照的Ib/II 期研究的更新結果 Fruquintinib plus capecitabine versus capecitabine as first-li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Update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 Ib/II study |
彭俊傑、李文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上海 | #3567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Colorectal and Anal |
|
呋喹替尼聯合研究者選擇的化療用於二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一項多中心、單臂、II期研究的最新結果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ruquintinib plus investigator’s choice of chemotherapy as second-line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updated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
陳永順、趙文思,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國武漢 | #3571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Colorectal and Anal |
|
呋喹替尼聯合化療對比標準治療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比較分析: 一項與傾向性評分匹配 (PSM) 隊列進行比較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rst-line therapy with fruquintini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standard therapy in advanc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ompared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cohort |
周福祥、王文博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國武漢 | #3591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olorectal and Anal |
|
以呋喹替尼為基礎的療法用於治療對多種 TKI 耐藥後的難治性骨和軟組織肉瘤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ruquintinib-base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bone and soft tissue sarcomas after developing resistance to several TKIs: A multi-centered retrospective study |
謝璐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北京;李冰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中國杭州 | #11528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Sarcoma |
|
維迪西妥單抗聯合呋喹替尼用於治療對至少兩種標準方案耐藥的 HER2 表達或 HER2 突變/擴增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一項前瞻性、探索性的單臂研究 Disitamab vedotin combined with fruquintinib in patients with HER2-expressing or HER2 mutation/amplifi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fractory to at least two standard regimens: A prospective, exploratory, single-arm study |
徐會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國武漢 | #e15003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 —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umor Biology |
|
索凡替尼聯合TAS-102 用於三線或後線治療轉移性胰腺癌 (mPDAC) 患者: 一項開放標籤、單臂的II 期研究 Surufatinib combined with TAS-102 in third- or later-line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mPDAC): an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
張東生,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國廣州 | #e16297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Gastroesophageal, Pancreatic, and Hepatobiliary |
|
索凡替尼單藥或與長春瑞濱的聯合療法作為難治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後線治療 Surufatinib monotherapy or combined with vinorelbine as a late-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
鄭燕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廣州 | #e20543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Lung Cancer — Non-Small Cell Metastatic |
|
索凡替尼聯合卡瑞利珠單抗和化療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 Ib/II 期研究的最新療效和安全性結果 Updated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b/II study of surufatinib combined with camrelizumab an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
朱梁軍、李晟,江蘇省腫瘤醫院,中國南京 | #e15547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Colorectal and Anal |
|
評估索凡替尼治療標準化療失敗的骨肉瘤和軟組織肉瘤患者的 II 期研究: 更新分析結果 Phase II study to evaluate surufatinib in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 and soft tissue sarcoma who have failed in standard chemotherapy: updated analysis |
張星,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國廣州 | #11539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Sarcoma |
|
索凡替尼聯合EP方案和斯魯利單抗用於一線治療神經內分泌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rufatinib combined with EP regimen and Serplulima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NEC |
張濤、林振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中國武漢 | #e15123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 —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umor Biology |
|
索凡替尼治療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表現: 來自真實世界研究的觀點 Performance of surufatinib in treating advanced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Insights from a real-world study |
翟青、朱林蕙,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國上海 | #e15124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 —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umor Biology |
|
腫瘤伴神經內分泌分化的流行病學調查: 重點關注胰腺和膽管癌隊列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in carcinomas: Focus on pancreatic and cholangiocarcinoma cohorts |
石素勝、文亞茹,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國北京 | #e16375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Gastroesophageal, Pancreatic, and Hepatobiliary |
|
索凡替尼、特瑞普利單抗、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放射治療或手術用於一線治療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一項單中心前瞻性臨床試驗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rufatinib, toripalimab, nab-paclitaxel in combination with radiotherapy or surgery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A single-centered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
劉芳、黃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北京 | #e16047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 Gastroesophageal, Pancreatic, and Hepatobiliary |
|
索凡替尼用於二線治療對安羅替尼耐藥、放射性碘難治性的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一項探索性的多中心研究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cond-line treatment with surufatinib for anlotinib-resistant 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n exploratory multicenter study |
陳立波、王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中國上海 | #e15127 線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 —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umor Biology |
和黃醫藥(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集團旗下公司共有約5,000名員工,其中核心的腫瘤/免疫業務擁有約1,800人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和黃醫藥致力於將自主發現的抗腫瘤候選藥物帶向全球患者,首三個藥物現已在中國上市,其中首個藥物亦於美國上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www.hutch‑med.com或關注我們的LinkedIn專頁。
本新聞稿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中定義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反映了和黃醫藥目前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包括對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HMPL-295的治療潛力的預期,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HMPL-295的進一步臨床研究計劃,對此類研究是否能達到其主要或次要終點的預期,以及對此類研究完成時間和結果發佈的預期。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下列假設:入組率、滿足研究入選和排除標準的受試者的時間和可用性,臨床方案或監管要求變更,非預期不良事件或安全性問題,候選藥物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HMPL-295(包括作為聯合治療)達到研究的主要或次要終點的療效,獲得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批准及獲得監管批准後獲得商業認可,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HMPL-295用於目標適應症的潛在市場,以及資金充足性等。此外,由於部分研究賴於把其他藥物產品如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信迪利單抗、特瑞普利單抗(toripalimab)、培美曲塞(pemetrexed)、鉑類(platinum)、依托泊苷(etoposide)或順鉑(cisplatin)聯合用藥,因此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有關這些治療藥物的安全性、療效、供應和監管批准的假設。當前和潛在投資者請勿過度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僅在截至本新聞稿發佈當日有效。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討論,請查閱和黃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AIM提交的文件。無論是否出現新訊息、未來事件或情況或其他因素,和黃醫藥均不承擔更新或修訂本新聞稿所含訊息的義務。
本新聞稿所提到的産品可能並未在所有國家上市,或可能以不同的商標進行銷售,或用於不同的病症,或採用不同的劑量,或擁有不同的效力。本文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不應被看作是任何處方藥的申請、推廣或廣告,包括那些正在研發的藥物。
投資者諮詢 |
+852 2121 8200 / ir@hutch-med.com |
媒體諮詢 |
|
Ben Atwell / Alex Shaw, FTI Consulting |
+44 20 3727 1030 / +44 7771 913 902 (手機) / +44 7779 545 055 (手機) HUTCHMED@fticonsulting.com |
周怡, 博然思維集團 |
+852 9783 6894(手機) |
龍肇怡 / 何芷晴, 縱橫公關集團 |
+852 9282 4640 / +852 6198 4265 (手機) |
任命保薦人 |
|
Atholl Tweedie / Freddy Crossley/ Daphne Zhang, Panmure Gordon |
+44 (20) 7886 2500 |
Date: 星期一, 6月10日, 2024 |
Time: 9:20am ET (1:20pm GMT /中國時間晚上9:20) |
本公告乃由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和黃醫藥」或「HUTCHMED」)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2)(a)條及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 XIVA 部項下之內幕消息條文而刊發。
和黃醫藥今日宣佈:
艾樂德博士自2016年起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他於生物科技、醫療保健、電訊及水務方面擁有逾30年的領導全球業務的高級行政人員經驗。他為長和集團聯營公司Hutchison Water Israel E.P.C Ltd的執行董事,該公司專注於大型海水化淡及水力發電項目。
艾樂德博士在哈佛大學取得政府研究哲學博士學位及政府研究文學碩士學位,並在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取得政治科學及公共行政文學碩士學位及政治科學文學學士學位。
和黃醫藥即將退任的主席杜志強先生表示:「在效力和黃醫藥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本人決定退任,以便處理私人事務和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並且能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本人深感榮幸,能夠領導一支如此出色的團隊並參與和黃醫藥成為商業化階段生物醫藥公司的歷程。」
「本人深信委任艾樂德博士將進一步鞏固和黃醫藥作為開發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新療法先驅的地位。我們期望艾樂德博士帶領本公司,並對本公司持續成功作出貢獻。」
艾樂德博士作為主席的任命將於2024年5月17日生效。他將繼續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此外,自同日起,杜先生將不再擔任本公司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成員,並由艾樂德博士獲委任接替杜先生擔任提名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成員,而非執行董事施熙德女士則獲委任接替杜先生擔任薪酬委員會成員。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香港上市規則」)第13.51(2)條的規定,杜先生已確認與董事會並無任何不同意見,且就其退任一事並無任何其他事項需要通知本公司股東。
董事會謹此衷心感謝杜先生在創立和黃醫藥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為公司做出非常寶貴的貢獻。他的策略和遠景促成把和黃醫藥成為一間致力於為全球患者發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的公司。
按董事會提出,杜先生已同意擔任本公司策略顧問,並以策略顧問身份繼續就重大事宜為本公司作出貢獻。
艾樂德博士,70歲,為本公司大股東(就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而言)所控制若干公司的董事。除上文所披露者外,艾樂德博士與本公司任何其他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大股東或控股股東並無任何關係。截至本公告日期,按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的涵義,艾樂德博士於本公司150,660股普通股中擁有個人權益,佔已發行股份數目約0.02%。艾樂德博士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的任期受限於本公司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席告退及重選的規定。艾樂德博士作為本公司主席、提名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成員的袍金分別為每年 70,000 美元、 5,000美元及5,000美元。該等袍金將不時予以審訂,並須就任何不足一年之任期按比例計算。
概無與艾樂德博士有關需要股東知悉的任何其他事項,亦無其他須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13.51(2)條及根據AIM公司規則第17條的規定予以披露的其他資料。
和黃醫藥(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集團旗下公司共有約5,000名員工,其中核心的腫瘤/免疫業務擁有約1,800人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和黃醫藥致力於將自主發現的抗腫瘤候選藥物帶向全球患者,其中首三個藥物現已在中國上市,其中首個藥物亦於美國上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www.hutch-med.com或關注我們的LinkedIn專頁。
本公告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中定義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反映了和黃醫藥目前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下列假設:和黃醫藥董事會目前或將來的委任人不能有效地擔任各自的職務、為其董事會尋找與招聘合適候選人的困難、因和黃醫藥董事會變動而可能引起的管理困難等。當前和潛在投資者請勿過度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僅在截至本公告發佈當日有效。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討論,請查閱和黃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AIM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的文件。無論是否出現新訊息、未來事件或情況或其他因素,和黃醫藥均不承擔更新或修訂本公告所含訊息的義務。
本公告包含(歐盟)第596/2014號條例(該條例構成《2018年歐洲聯盟(退出)法》定義的歐盟保留法律的一部分)第7條規定的內幕消息。
投資者諮詢 |
+852 2121 8200 / ir@hutch-med.com |
媒體諮詢 |
|
Ben Atwell / Alex Shaw, FTI Consulting |
+44 20 3727 1030 / +44 7771 913 902 (手機) / +44 7779 545 055 (手機) HUTCHMED@fticonsulting.com |
周怡, 博然思維集團 |
+852 9783 6894(手機) HUTCHMED@brunswickgroup.com |
龍肇怡 / 何芷晴, 縱橫公關集團 |
+852 9282 4640 / +852 6198 4265 (手機) SPRG_HUTCHMED@sprg.com.hk |
任命保薦人 |
|
Atholl Tweedie / Freddy Crossley/ Daphne Zhang, Panmure Gordon |
+44 (20) 7886 2500 |
中國香港、上海和美國新澤西州:2024年5月17日,星期五: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和黃醫藥」或「HUTCHMED」)(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今日宣佈將於2024年6月13日至6月16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及線上舉行的歐洲血液協會(「EHA」)年會上公佈索樂匹尼布 ESLIM‑01 III期研究的頂線及亞組結果,以及創新探索性血液惡性腫瘤療法HMPL-306、HMPL-760及他澤司他(tazemetostat)的最新及更新後的臨床數據。
ESLIM-01研究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索樂匹尼布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標準治療的成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臨床試驗(NCT05029635)。在188名隨機接受口服索樂匹尼布或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中,索樂匹尼布在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中展現出具有臨床意義的快速且持久的持續血小板計數應答,持續應答率為48.4%,而安慰劑組則為零(p<0.0001)。接受索樂匹尼布治療的患者出現應答的中位時間為1.1周。索樂匹尼布表現出可耐受的安全性,在接受索樂匹尼布治療的患者中, 25.4% 出現 3 級或以上的治療期間不良事件(TEAE),而安慰劑組則為 24.2%。 索樂匹尼布亦顯著改善了患者軀體功能和精力/疲勞方面的生活質量(p<0.05)。
研究中大部分患者既往都接受過大量治療,中位既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治療線數為四線,且大部分(71.3%)患者既往曾接受過TPO/TPO-RA[1]治療。進一步的事後亞組分析顯示,無論既往的治療線數或者既往TPO/TPO-RA治療情況(包括TPO/TPO-RA治療類型或治療方案的數量)如何,索樂匹尼布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中均帶來一致的臨床獲益。
除了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中取得的極具潛力的數據外,現正在進行中的索樂匹尼布用於治療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wAIHA)的ESLIM-02 II/III 期研究(NCT05535933)的II 期部分的結果也將於大會上公佈。索樂匹尼布治療與安慰劑相比展示出令人鼓舞的血紅蛋白(Hb)獲益,前8 周的整體應答率為43.8% 對比0%,24 周索樂匹尼布治療期間(包括從安慰劑交叉的患者)的整體應答率為66.7%。索樂匹尼布亦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
摘要標題 | 報告人/ 主要作者 | 報告詳情 |
Syk 抑制劑索樂匹尼布(HMPL-523) 在中國原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成人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ESLIM-01研究): 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 III 期研究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Syk Inhibitor Sovleplenib (HMPL-523)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China (ESLIM-01):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
楊仁池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天津 |
#S316 口頭報告 | Oral Presentation (Platelet disorders in the spotlight: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中歐夏令時間下午15:00 – 15:15 會場: Hall Mallo |
索樂匹尼布治療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wAIHA): 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II期部分的結果 Sovleple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Warm Antibody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wAIHA):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Part of the Study |
張鳳奎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天津 |
#S297 口頭報告 | Oral Presentation (Thalassemias and rare anemias)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中歐夏令時間中午12:00 – 12:15 會場: Hall Mallo |
索樂匹尼布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按既往治療綫數分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 期研究 (ESLIM-01研究) 的亞組分析 Sovleplenib In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Patients by Prior Lines of Therapy: Subgroup Analysi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ESLIM-01) |
劉曉帆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天津 |
#P1629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
索樂匹尼布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按既往TPO/TPO-RA治療分組: 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 III期研究 (ESLIM-01研究) 的亞組分析 Sovleplenib In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Pts with Prior TPO/TPO-RA Treatment: Subgroup Analysi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ESLIM‑01) |
梅恒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國武漢 |
#P1631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
Syk 抑制劑索樂匹尼布在既往接受過大量治療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yk Inhibitor Sovleplenib in Heavily Pre-Treated Hodgkin Lymphoma Patients |
Paolo Strati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U.S. |
#P1102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
HMPL-306治療伴有IDH1和/或IDH2突變的複發或難治性髓系血液惡性腫瘤患者:I期研究中劑量擴展的最終結果 HMPL-306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yeloid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Harboring IDH1 and/or IDH2 Mutations: Final Result of Dose Expansion in Phase 1 Study |
黃曉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北京 |
#P532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
HMPL-306 治療异檸檬酸脫氫酶 (IDH) 突變的晚期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I 期研究:劑量遞增隊列的初步結果 Phase 1 Study of HMPL-306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 Mut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Dose Escalation Cohorts |
Pau Montesinos Hospital Universitario La Fe, Valencia, Spain |
#P549 海報展示 | Poster Session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
EZH2 抑制劑他澤司他聯合 PI3K 抑制劑安迪利塞用于治療複發/難治性淋巴瘤患者的 II 期研究 Phase II Study of EZH2 Inhibitor Tazemetostat plus Amdizalisib, a PI3K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Lymphomas |
蔡銘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上海 |
#P2080 電子海報展示 | e-Poster Presentation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
高選擇性可逆性三代BTK 抑制劑HMPL-760治療複發/難治性 (R/R) 淋巴瘤患者的中國I 期劑量遞增研究結果 Results from a Phase 1 Dose Escalation Study of HMPL-760, a Third Generation, Highly Selective, Reversible BTK Inhibitor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R/R) Lymphomas |
錢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上海 |
#P2054 電子海報展示 | e-Poster Presentation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
評估 Syk 抑制劑索樂匹尼布治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的一項1b 期研究 A Phase 1b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Sovleplenib, a Syk Inhibitor, in Adult Subjec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
Waleed Ghanima University of Oslo, Oslo, Norway |
#PB3341 綫上發表 | Publication Only |
和黃醫藥(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集團旗下公司共有約5,000名員工,其中核心的腫瘤/免疫業務擁有約1,800人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和黃醫藥致力於將自主發現的抗腫瘤候選藥物帶向全球患者,首三個藥物現已在中國上市,其中首個藥物亦於美國上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www.hutch‑med.com或關注我們的LinkedIn專頁。
本新聞稿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中定義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反映了和黃醫藥目前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包括對索樂匹尼布、HMPL-306、HMPL-760和他澤司他的治療潛力的預期,索樂匹尼布、HMPL-306、HMPL-760、他澤司他和安迪利塞(amdizalisib)的進一步臨床研究計劃,對此類研究是否能達到其主要或次要終點的預期,以及對此類研究完成時間和結果發佈的預期。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下列假設:入組率,滿足研究入選和排除標準的受試者的時間和可用性,臨床方案或監管要求變更,非預期不良事件或安全性問題,候選藥物索樂匹尼布、HMPL-306、HMPL-760、他澤司他和安迪利塞(包括作為聯合治療)達到研究的主要或次要終點的療效,獲得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批准及獲得監管批准後獲得商業認可,索樂匹尼布、HMPL-306、HMPL-760和他澤司他用於目標適應症的潛在市場,以及資金充足性等。當前和潛在投資者請勿過度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僅在截至本新聞稿發佈當日有效。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討論,請查閱和黃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AIM提交的文件。無論是否出現新訊息、未來事件或情況或其他因素,和黃醫藥均不承擔更新或修訂本新聞稿所含訊息的義務。
本新聞稿所提到的産品可能並未在所有國家上市,或可能以不同的商標進行銷售,或用於不同的病症,或採用不同的劑量,或擁有不同的效力。本文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不應被看作是任何處方藥的申請、推廣或廣告,包括那些正在研發的藥物。
[1] TPO =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 TPO-RA = 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投資者諮詢 |
+852 2121 8200 / ir@hutch-med.com |
媒體諮詢 |
|
Ben Atwell / Alex Shaw, FTI Consulting |
+44 20 3727 1030 / +44 7771 913 902 (手機) / +44 7779 545 055 (手機) HUTCHMED@fticonsulting.com |
周怡, 博然思維集團 |
+852 9783 6894(手機) |
龍肇怡 / 何芷晴, 縱橫公關集團 |
+852 9282 4640 / +852 6198 4265 (手機) |
任命保薦人 |
|
Atholl Tweedie / Freddy Crossley/ Daphne Zhang, Panmure Gordon |
+44 (20) 7886 2500 |
— 全球每年約有近 50 萬名新診斷患者 —— 全球每年約有近 50 萬名新診斷患者 —
— 和黃醫藥的索凡替尼通過抑制血管生成和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與具有抗PD-1活性的恆瑞的卡瑞利珠單抗產生協同作用,促進針對腫瘤細胞的免疫反應 —
中國香港、上海和美國新澤西州:2024年5月14日,星期二: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和黃醫藥」或「HUTCHMED」)(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今日宣佈啟動一項中國II/III 期臨床試驗,以評估和黃醫藥的候選藥物索凡替尼(surufatinib)、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恆瑞醫藥」)的PD-1 抗體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和吉西他濱(gemcitabine)的聯合療法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胰腺導管腺癌(PDAC)患者。胰腺導管腺癌是一種外分泌腫瘤,也是最常見的胰腺癌形式。 首名受試者已於2024年5月8日接受首次給藥治療。
胰腺導管腺癌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癌症,佔胰腺癌的 90% 以上。 全球估計有 511,000 人被診斷為患有胰腺癌,在 2022 年導致約 467,000 人死亡,平均的五年存活率低於 10%。 在中國,估計有 119,000 人被診斷為患有胰腺癌,在2022 年導致約 106,000 人死亡。[1]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手術和放療,但患者的治療效果並未顯示出顯著的改善。僅有不到 20% 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能夠存活超過一年。[2]
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陽性對照的II/III 期試驗,旨在評估索凡替尼聯合卡瑞利珠單抗、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濱對比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濱在既往未接受過全身性抗腫瘤治療的成人轉移性胰臟癌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在最初的安全性導入階段之後,在研究的 II/III 期階段或將額外招募 500 名患者,主要終點是總生存期(OS)。 其他終點包括客觀緩解率(ORR)、無進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生活質量、緩解持續時間和到達疾病緩解的時間。 該項研究的其他詳情可登錄 ClinicalTrials.gov,檢索註冊號 NCT06361888。
和黃醫藥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蘇慰國博士表示:「包括來自ASCO 胃腸癌研討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在內的新數據表明,與現有基於化療的轉移性胰腺導管腺癌治療相比,索凡替尼、卡瑞利珠單抗和化療的聯合療法具有良好的療效。 [3] 我們希望這項合作將為患者帶來有望改變生活的創新治療選擇。 」
索凡替尼是一種新型的口服小分子激酶抑制劑,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調節雙重活性。索凡替尼可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以阻斷腫瘤血管生成,並可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 受體(CSF-1R),通過調節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促進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索凡替尼獨特的雙重機制能產生協同抗腫瘤活性,使其為與其他免疫療法的聯合使用的理想選擇。
索凡替尼在中國市場由和黃醫藥以商品名蘇泰達®上市銷售,並於2022年1月首次獲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用於治療非胰腺及胰腺神經內分泌瘤。
卡瑞利珠單抗(SHR-1210)是一種針對程序性死亡 1 (PD-1) 受體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 阻斷 PD-1/PD-L1 信號通路的治療策略,在多種實體瘤和血液腫瘤中成功驗證。目前,卡瑞利珠單抗已在全球同時開展十餘項針對多種腫瘤和治療情況的臨床試驗。
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 AiRuiKa®)已在中國獲批九個適應症,包括肝細胞癌(二線和一線)、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三線)、食管鱗癌(二線)和鼻咽癌(三線或以上),以及與化療聯用用於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非鱗狀及鱗狀)、食管鱗癌和鼻咽癌。所有適應症均已獲納入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為獲批適應症和覆蓋瘤種數量領先的國產PD-1產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 2021 年 4 月授予卡瑞利珠單抗孤兒藥物資格用於治療晚期肝細胞癌,並受理了卡瑞利珠單抗和Rivoceranib用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的新藥上市申請,處方藥用戶付費法案(PDUFA)日期定為 2024 年 5 月。
恒瑞醫藥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的全球領先製藥公司,專注於創新和高品質醫療保健産品的研究、開發、製造和商業化。 創新是核心發展策略。 恆瑞醫藥在2021年《全球1000强藥企報告》中位列全球第24位。恒瑞醫藥已連續5年入選「全球製藥企業50強」年度榜單。
和黃醫藥(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集團旗下公司共有約5,000名員工,其中核心的腫瘤/免疫業務擁有約1,800人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和黃醫藥致力於將自主發現的抗腫瘤候選藥物帶向全球患者,首三個藥物現已在中國上市,其中首個藥物亦於美國上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www.hutch‑med.com或關注我們的LinkedIn專頁。
本新聞稿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中定義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反映了和黃醫藥目前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包括對索凡替尼用於治療胰腺導管腺癌患者的治療潛力,以及索凡替尼在上述適應症及其他適應症中進一步臨床研究計劃的預期。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下列假設:對研究時間和結果發佈的預期、支持索凡替尼於中國或其他地區獲批用於治療胰腺導管腺癌或其他適應症的新藥上市申請的數據充足性、獲得監管部門快速審批或審批的潛力,索凡替尼的療效及安全性、和黃醫藥為索凡替尼進一步臨床開發計劃及商業化提供資金並實現及完成的能力,以及此類事件發生的時間等。當前和潛在投資者請勿過度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僅在截至本新聞稿發佈當日有效。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討論,請查閱和黃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AIM提交的文件。無論是否出現新訊息、未來事件或情況或其他因素,和黃醫藥均不承擔更新或修訂本新聞稿所含訊息的義務。
本新聞稿所提到的産品可能並未在所有國家上市,或可能以不同的商標進行銷售,或用於不同的病症,或採用不同的劑量,或擁有不同的效力。本文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不應被看作是任何處方藥的申請、推廣或廣告,包括那些正在研發的藥物。
參考資料
[1] The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World Fact Sheets. Accessed April 9, 2024.
[2] Sarantis P et al.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Treatment hurdle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mmunotherapy. World J Gastrointest Oncol. 2020;12(2):173-181. DOI:10.4251/wjgo.v12.i2.173
[3] Jia R et al. Updated results of a phase 1b/2 study of surufatinib plus camrelizumab, nab-paclitaxel and S-1 (NASCA)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metastatic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mPDAC). JCO 42, 671-671(2024). DOI:10.1200/JCO.2024.42.3_suppl.671
中國香港、上海和美國新澤西州:2024年5月14日,星期二: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和黃醫藥」或「HUTCHMED」)(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今日宣佈在中國啟動一項HMPL-306治療伴有異檸檬酸脫氫酶(「IDH」)1或2突變的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註冊性III 期臨床試驗。 首名受試者已於2024年5月11日接受首次給藥治療。
HMPL-306是一種新型的IDH1及IDH2 酶雙重抑制劑。IDH1及IDH2突變被認為是某些血液惡性腫瘤、神經膠質瘤和實體瘤的驅動因素,尤其是對於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來說。儘管已有一些IDH抑制劑在部分市場獲批用於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然而細胞質的IDH1突變和線粒體的IDH2突變會發生異構體轉化,導致對IDH1或IDH2的單一抑制劑產生獲得性耐藥。同時抑制IDH1和IDH2突變,有望克服這種獲得性耐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治療獲益。
RAPHAEL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的註冊性III 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HMPL-306 單藥療法用於治療伴有IDH1 和/或IDH2 突變的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安全性和療效。研究將與目前的挽救性化療方案進行對比,主要終點為總存活期(OS),次要終點則包括無事件存活期(EFS)和完全緩解(「CR」)率。 公司計劃招募約 320 名患者參與此項註冊研究,並由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黃曉軍教授牽頭領導。 該項研究的其他詳情可登錄 ClinicalTrials.gov,檢索註冊號 NCT06387069。
該研究是繼一項兩階段、開放標籤的評估HMPL-306 用於此適應症的安全性、藥物動力學、藥效學和療效的I 期研究的積極數據後展開(NCT04272957)。 首個人體研究劑量遞增階段的數據已於2023 年6 月的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上公佈。[1] 該研究劑量遞增階段在超過50名患者中的結果顯示,II期臨床試驗推薦劑量治療取得令人鼓舞的CR率,其結果將於 2024 年 6 月舉行的EHA年會上發表。
IDH是一類重要的代謝酶,參與分解營養物質並為細胞提供能量。發生突變的IDH會產生一種能改變細胞遺傳程式的分子,阻止細胞成熟。IDH1或IDH2突變是各種類型的血液腫瘤和實體瘤中常見的基因變異,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約有14-20%伴有IDH基因突變,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骨髓增生性腫瘤(MPN)和低級別神經膠質瘤和肝內膽管癌中也有一定的發生率。IDH突變亞型轉化,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膽管癌中對IDH抑制劑產生獲得性耐藥的主要機制之一,無論是由細胞質的IDH1突變轉為線粒體的IDH2突變,或反之亦然。[2],[3],[4]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資料,2023年美國將有大約20,38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新增病例,而五年相對存活率為31.7%。[5]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兩種靶向IDH1突變的藥物以及一種靶向IDH2突變的藥物,但尚無可同時靶向IDH1和IDH2突變的雙重抑制劑獲批。據估計,2018年中國有19,7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新增病例,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4,200例。[6] 在中國,目前已有一種IDH1抑制劑於2022年獲批。
和黃醫藥(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集團旗下公司共有約5,000名員工,其中核心的腫瘤/免疫業務擁有約1,800人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和黃醫藥致力於將自主發現的抗腫瘤候選藥物帶向全球患者,首三個藥物現已在中國上市,其中首個藥物亦於美國上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www.hutch‑med.com或關注我們的LinkedIn專頁。
本新聞稿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中定義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反映了和黃醫藥目前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包括對HMPL-306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潛力,以及HMPL-306在此適應症及其他適應症中進一步臨床研究計劃的預期。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下列假設:對研究時間和結果發佈的預期、支持HMPL-306於中國或其他地區獲批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或其他適應症的新藥上市申請的數據充足性、獲得監管部門快速審批或審批的潛力、HMPL-306的療效及安全性、和黃醫藥為HMPL-306進一步臨床開發計劃及商業化提供資金並實現及完成的能力,以及此類事件發生的時間等。當前和潛在投資者請勿過度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僅在截至本新聞稿發佈當日有效。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討論,請查閱和黃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AIM提交的文件。無論是否出現新訊息、未來事件或情況或其他因素,和黃醫藥均不承擔更新或修訂本新聞稿所含訊息的義務。
本新聞稿所提到的産品可能並未在所有國家上市,或可能以不同的商標進行銷售,或用於不同的病症,或採用不同的劑量,或擁有不同的效力。本文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不應被看作是任何處方藥的申請、推廣或廣告,包括那些正在研發的藥物。
參考資料:
[1] Hu L et al. P539: A Phase 1 Study of HMPL-306, a Dual Inhibitor of Mutant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 1 and 2,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yeloid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Harboring IDH1 and/or 2 Mutations. Hemasphere. 2023;7(Suppl):e86312d3. Published 2023 Aug 8. doi:10.1097/01.HS9.0000969064.86312.d3.
[2] S Choe S et al. Blood 2019;134(Supplement_1):545. doi:10.1182/blood-2019-122671.
[3] Harding JJ et al. Isoform Switching as a Mechanism of Acquired Resistance to Mutant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ion. Cancer Discov. 2018;8(12):1540-1547. doi:10.1158/2159-8290.CD-18-0877.
[4] Delahousse J et al. Circulating oncometabolite D-2-hydroxyglutarate enantiomer is a surrogate marker of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mutate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 Eur J Cancer. 2018;90:83-91. doi:10.1016/j.ejca.2017.11.024.
[5] Sourc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amyl.html.
[6] Lin J et al. IDH1 and IDH2 mutation analy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n Hematol. 2012;91(4):519-525. doi:10.1007/s00277-011-1352-7.
投資者諮詢 |
+852 2121 8200 / ir@hutch-med.com |
媒體諮詢 |
|
Ben Atwell / Alex Shaw, FTI Consulting |
+44 20 3727 1030 / +44 7771 913 902 (手機) / +44 7779 545 055 (手機) HUTCHMED@fticonsulting.com |
周怡, 博然思維集團 |
+852 9783 6894(手機) |
龍肇怡 / 何芷晴, 縱橫公關集團 |
+852 9282 4640 / +852 6198 4265 (手機) |
任命保薦人 |
|
Atholl Tweedie / Freddy Crossley/ Daphne Zhang, Panmure Gordon |
+44 (20) 7886 2500 |
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和黃醫藥」或「本公司」)今天宣佈,言思雅博士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技術委員會成員,自2024年5月13日起生效。
言思雅博士是一名執業醫生,於醫療保健、金融和金融科技以及監管領域擁有超過 25 年經驗。 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董事會董事兼主席,擁有投資銀行、資產管理、風險投資及合規方面的醫療保健與金融服務背景。和黃醫藥董事會認為,言思雅博士將進一步擴大董事會整體之才能組合、專業知識與知識基礎。
和黃醫藥主席杜志強先生表示:「本人謹代表董事會熱烈歡迎言思雅博士加入本公司。 我們相信,她在醫療保健、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專業知識將為董事會帶來嶄新視角,並提供建設性的見解。」
言思雅博士現年65歲,目前為宏聲醫療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主席兼聯合創辦人,該公司專注於開發用於眼部無創用藥之超聲波技術。 她亦為Asia Fintech Angels的聯合創辦人,該公司專門從事投資於初期的金融科技公司。此外,言思雅博士亦為 Overstone Associates Limited 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該公司是一家英國領先的數據科學供應商,為專注於藝術行業的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言思雅博士為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委員會主席。 她亦於公共服務方面擔任職務,包括香港工商專業聯會醫療保健委員會成員及數碼港創業中心諮詢小組成員,以及於創科應用基金香港企業支援計劃擔任評審委員會評審。言思雅博士於高盛及滙豐資產管理展開其於金融方面的職業生涯。
言思雅博士為倫敦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並持有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香港大學治療學與醫學研究生文憑。
言思雅博士於以下私人公司擁有相關董事會經驗,目前擔任或於過去五年曾擔任以下董事職務:
現時擔任之董事職務: | 於過去五年曾擔任之董事職務: |
宏聲醫療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Overstone Associates Limited Tancho Investments Limited |
Asia Prism Ventures Limited SuperCharger Limited |
除上文列出的委任外,言思雅博士於獲委任為和黃醫藥董事前五年期間內並無出任其他董事或合夥人職務。她與和黃醫藥任何董事、高層管理人員、主要股東或控股股東並無任何關係。言思雅博士已確認:(a)她符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 香港上市規則」)第3.13(1)至(8)條規定的所有獨立性準則;(b)她過去或現在於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的業務中並無財務或其他利益,或與本公司的任何核心關連人士(定義見香港上市規則)並無任何關連;及(c)於她獲委任時並無其他可能影響其獨立性的因素。
言思雅博士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初步任期將於本公司下屆股東週年大會結束時終止,惟須根據本公司組織章程細則及適用法律及監管規定告退,及於此後續期12個月,除非她於下屆股東週年大會上未獲重選,或任何一方以書面方式提前終止其委任。根據言思雅博士的委聘書,她作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技術委員會成員的袍金分別為每年 76,000 美元及 8,000美元。該等袍金將不時予以審訂,並須就任何不足一年之任期按比例計算。
言思雅博士於本公司股本中16,000股每股面值0.10美元的普通股中擁有權益,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0.002%。
除上文所披露的資料外,並無有關言思雅博士的其他資料須根據AIM公司規則第17條及附表2(g),或香港上市規則第13.51(2)條的規定予以披露。亦無其他與言思雅博士的委任有關的事項需和黃醫藥股東關注。
和黃醫藥(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集團旗下公司共有約5,000名員工,其中核心的腫瘤/免疫業務擁有約1,800人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和黃醫藥致力於將自主發現的抗腫瘤候選藥物帶向全球患者,其中首三個藥物現已在中國上市,其中首個藥物亦於美國上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www.hutch-med.com或關注我們的LinkedIn專頁。
本公告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中定義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反映了和黃醫藥目前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下列假設:和黃醫藥董事會目前或將來的委任人不能有效地擔任各自的職務、為其董事會尋找與招聘合適候選人的困難、因和黃醫藥董事會變動而可能引起的管理困難等。當前和潛在投資者請勿過度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僅在截至本公告發佈當日有效。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討論,請查閱和黃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AIM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的文件。無論是否出現新訊息、未來事件或情況或其他因素,和黃醫藥均不承擔更新或修訂本公告所含訊息的義務。
Panpan Zhang, Zhendong Chen, Si Shi, Zhiping Li, Feng Ye, Lijie Song, Yanqiao Zhang, Fei Yin, Xing Zhang, Jianming Xu, Ying Cheng, Weiguo Su, Michael Shi, Songhua Fan, Panfeng Tan, Chen Zhong, Ming Lu & Lin Shen
The programmed death 1 inhibitor toripalimab plus the angio-immuno kinase inhibitor surufatinib showed a tolerable safety profile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in a phase I study.
Between December 17, 2019, and January 29, 2021, 6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GC/GEJ, n = 20; ESCC, n = 20; BTC, n = 20). At data cutoff (February 28, 2023), ORRs were 31.6%, 30.0%, and 11.1%, respectively.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as 4.1, 2.7, and 2.9 months, respectively.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13.7, 10.4, and 7.0 months, respectively. Overall, grade ≥ 3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28 (46.7%) patients.
Surufatinib plus toripalimab showed promising antitumor activity and a tolerable safety profile in immunotherapy-naïve patients with GC/GEJ adenocarcinoma, ESCC, or BTC. These findings warrant further study in larger randomized trials comparing surufatinib plus toripalimab with standard therapies in these tumors.
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4169672
Zhang, P., Chen, Z., Shi, 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rufatinib plus toripalimab, a chemotherapy-free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r biliary tract cancer.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73, 119 (2024). https://doi.org/10.1007/s00262-024-03677-7
Please follow the link below to access the publication:
DOI: https://doi.org/10.1007/s00262-024-03677-7
Link to article: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62-024-03677-7
日期: 星期三, 6月5日, 2024 |
時間: 5:30pm ET (9:30pm GMT / 中國時間6月6日早上5:30) |
日期: 星期三, 5月15日, 2024 |
時間: 2:20pm PDT (9:20pm GMT / 中國時間5月16日早上5:20) |